|
传承千年匠心,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将在枣庄市举办 | ||
发布时间:2019-05-10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次
|
||
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促进传承中华民族创造基因,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传承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匠心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方面,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匠心文化传承与创新”打造职教新模式 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枣庄市人民政府承办,枣庄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协办的首届“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5月底将在枣庄举办。 论坛围绕“匠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总主题,拟设3个分议题—— ☞ 匠心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国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 ☞ 全球展望: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变革。 本届论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国内国际职业教育对话交流、合作互鉴、融合发展、传承创新,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系列国家重大工程,服务脱贫攻坚,促进就业创业,促进社会公平。 论坛遵循“寻根枣庄、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打造“班墨奚”文化、“院士文化”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枣庄模式、产教研协同创新的新标杆。 为何在枣庄?他们有“班墨奚” 枣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圣贤名人辈出,作为“中华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这里是创新创造的发源地,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枣庄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诞生地。在19世纪末期,率先创办中兴矿局、修建铁路、开设机器制造厂、开办实业学堂等等,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和职业教育的先河。 今天的枣庄又有现代制造业的优势,滕州素有中国中小机床之都、中国建筑之乡的美誉;枣庄学院的产教融合发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8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枣庄市召开了全国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有力推动了枣庄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赢得了一定声誉。 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与匠心文化的三个“融”点 “融”点 01 中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如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措施,是薪火相传中华文脉、树立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教育职责所在。 在职业教育中紧密融合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涵深厚的文化自信教育,对学生、对社会、对当下和未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融”点 0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需创新发展,这是一项基于历史传承、顺应时代趋势、期待从理论到实践有所突破超越、进行整体反思与重构的系统工程。 坚持产教融合发展、传统创新合璧、本土国际接轨、阶段终身一体和现代持续并重,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持续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持续提升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力。 “融”点 03 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变革 当今世界技术由自动化向网络信息化方面迈进,这不是单纯的技术革新,而是整个工业生态环境或生产方式的变革,这意味着云计算、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有机融合,整合全部生产流程,企业组织模式更加扁平、供应链更加透明、平台更加整合、产品更加智能、运营更加简化、交付更加灵活,使整个生产过程更智能、更具预测性。 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需寻求新变革,进行复合化专业设置、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应变能力锻炼。 |
||
上一篇:聊城市2019年教育科研培训会召开 | 下一篇:济南市小学英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立体说课展示研讨会举行 | |
|
||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