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课程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 课程中心 -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今天是:
文章详细
当代好课程|2023年山东省课程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10-29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为落实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体现新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新体系,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山东省教科院于10月26日-27日在济南市召开2023年山东省课程建设研讨会,以“当代好课程”为主题,聚焦大单元教学,探寻课程教学改革之道。 

会议邀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美国杜威协会前主席伦纳德·瓦克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向东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报告和课例点评。

伦纳德·瓦克斯教授以“全球课程大趋势与未来”为主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什么是课程”“课程未来的大趋势”及“课程的渐进式和根本性改变”三个方面的内容。

张华教授以“大单元·大观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阐释了“大观念课程”“大任务教学”“大情境学习”和“大单元设计”的内涵及要求。他认为,素养本位课程的“第一原理”是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一体化,概念性理解贯穿始终;“第二原理”是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表现性任务贯穿始终;“第三原理”是超越具体情境、可普遍迁移的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情境中发展;“第四原理”是概念性理解具有过程性、程度性和整体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只有转化为适宜学生持续探究的单元整体,方能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

杨向东教授从“什么是核心素养”开始,阐释了概念性理解与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关系。他认为,素养导向下的课程内容重构,需要以(跨)学科大观念统整和重构内容,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凸显学科实践,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最终指向概念性理解。概念性理解是指对事物或现象的理解,并非直接指向概念、原理或理论本身。概念性理解教学是一种以现实为指向的建构性学习,是将学科知识和实践逐渐转化为个体对所处世界不断概念化的工具和资源的过程,需要在不同长度周期中不断迭代,并将学生思维外显化,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儿童进行概念化和再概念化。

会上,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介绍了学校在素养本位课程改革中的探索和经验,并呈现了11个单元设计思路和课例展示,全方位、多层面诠释了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样态。

山东省教科院张斌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课程建设实践成果,认为两天的会议清晰展示了什么是“当代好课程”。他指出,课程是一连串的经验和活动,好课程是让学生产生概念性理解的课程,当代好课程就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文化,要向真而学,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各市教科院、县(市、区)教研中心有关负责人、教研员,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骨干教师等6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近12万人线上参会。


上一篇:关于公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征文获奖名单的通知 下一篇: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