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 ||
发布时间:2016-12-13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次
|
||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开发的,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涉及范围最广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估项目之一。PISA主要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是否具有现实生活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等基本素养,并由此分析学生成绩与教育背景、学校因素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其评估结果对多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PISA 的启动背景 1961 年正式成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的基础上经过改组而来的。作为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组织,OECD 对教育的关注一直与其整体经济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1. OECD 教育指标体系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国际比较评估的想法在OECD由来已久。事实上,早在70 年代,OECD 的绿皮书就开始尝试建立一个教育数据的收集与比较模式。但是直到80 年代中期,对教育成功指标的测量才变为OECD的重点关注领域。1988 年,OECD 在巴黎召开第38 届年会,开始正式推动国际教育指标体系方案的建立,由OECD 的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CERI)负责完成。1992年,OECD 出版了《教育概览:OECD 指标》(Education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一书,提供了其成员国的教育系统在3 个领域(教育人口、经济与社会背景;教育花费、资源和学校进程;教育成果)的36 项核心指标上的对比状况,宣布了OECD 教育指标体系的正式问世。此后,OECD 的《教育概览》逐步发展成年度刊物,同时教育指标体系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中。 2. PISA 的正式启动 一年一期的《教育概览》大部分涉及的是教育的人力投资和财政资源,教育系统的合作,个人、经济和社会对教育投入的回报等,但一直缺乏对教育产出情况的有效考察。教育产出缺乏国家间共有和可信的指标,特别是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测评少有可信的数据,使得决策者、纳税人、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有一套评价其教育体系的有效工具。1995 年,为了满足OECD 成员国希望获得关于学生知识、技能及教育表现的常规、可靠的数据资料,PISA 项目被首次提出。虽然期间受到一些内部力量的阻碍,OECD终在1997 年正式启动了PISA 项目。从提出设想起,经过五年的研究与试点项目,OECD最终在PISA 调查的框架上达成了一致。2000 年,PISA 开始了第一轮测评。此后,每三年举行一轮测评。 二、PISA 的组织模式 作为一个国际比较研究项目,PISA 的组织和实施离不开各参与国(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其组织管理的模式也有其独特性。 1. 指导监管:PISA 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PISA Governing Board)是由各OECD 成员国教育部任命的一位该国代表和PISA的各参与国(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任命的一位观察员所组成。管理委员会主席由委员会商议决定。管理委员会在OECD 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确定每次PISA 测评的重点,制定测评指导原则,以保证测评顺利实施。 2. 日常管理:OECD 秘书处 OECD 秘书处(OECD Secretariat)负责PISA 的日常管理。包括监督调查实施的情况、为PISA管理委员会管理行政事务、通过跨国交流得出一致意见等。它架起了PISA 管理委员会和PISA国际联合处之间沟通协作的桥梁。OECD 秘书处的主席是Andreas Schleicher,他同时也是OECD 教育理事会下属的指标与分析部(Indicators and Analysis Divison)负责人。 3. 设计实施:PISA 国际联合处 PISA 的具体设计和实施由多国机构组成的PISA 国际联合处(PISA Consortium,亦称国际承包商international contractor)来负责。该联合处由一些国际大型的测评机构组成,它以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ACER)为首,其它联合机构还包括荷兰的全国教育测量研究所(CITO),美国的Westat 公司和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以及日本的全国教育政策研究所(NIER)。 三、PISA 的评价内容 1. PISA 评价的核心:素养 在 PISA 的测评框架中首先提出“素养”的概念,即“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和进行有效沟通,解决和解释各种不同情境中问题的能力”这个概念指导了PISA 测评内容的制定。PISA关于“素养”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往的测评,更多的是关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而PISA 认为素养的获得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它并不仅仅发生在学校里,经过正规的学习来获得;它还可以通 过与同伴、同事以及更广泛社交圈的交往获得。 2. PISA 的评价领域 PISA 评价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2003 年还首次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每轮PISA 测评都有侧重点:2000 年的重点为阅读素养;2003 年为数学素养;2006 年为科学素养;到2009 年又回到以阅读素养为主,直至2015 年项目告一段落,总计进行两个周期。具体测评周期及领域如下表所示。 1) 阅读素养:为了达到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发展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投入阅读的状况。 2) 数学素养:识别和理解数学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做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关心社会、善于思考的公民,为了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使用和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 3) 科学素养:具备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识别问题,获取新知,科学地解释现象,根据证据得出结论;理解科学的本质及社会作用;具备科学思想,参与科学决策。 3. PISA 的评价模型 PISA 将教育系统分为四个层次:教育与学习中的个人参与者、教学背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作为整体的教育系统。PISA 的测评模型即是围绕教育系统的四个层次展开的。这四个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出发,不仅关注国家的经济、人口等因素;关注学校的因素;也关注学生个人的家庭、移民、兴趣、爱好等因素。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PISA 的评价过程 1. 框架制定 PISA 的框架制定主要由国际联合处完成,在此过程还得到了各国(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框架的制定主要包括如下步骤:⑴由PISA 管理委员会、国际联合处、OECD 秘书处共同制定测评指导原则,以保证测评顺利实施;⑵由国际专家团队向PISA各参与国(地区)深入咨询后,确定各测评领域的技能和能力范围,对测评领域进行操作性界定;⑶评估各项任务的组织程序,以便向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汇报参与国家(地区)15岁学生在各测评领域的成绩;⑷确定构建测评题目所需要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并使其可操作化;⑸评估变量的有效性,即每个变量对各参与国(地区)理解任务的难度;⑹准备对结果的解释方案。 2. 工具编制 由PISA 管理委员会和国际联合处共同完成。PISA 管理委员会挑选阅读、数学、科学等领域的世界级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设计每次PISA 调查的理论框架,组织问卷调查专家负责并指导PISA问卷的制定。国际联合处自行设计或邀请所有的PISA 参与国(地区)提交具体的测试问题,然后由国际联合处及各参与国(地区)审阅,只选取大家都无异议的题目,最终确定试题库。试题库中的每道题目都由各参与国(地区)进行评分。在正式测试之前,还会在所有参与国(地区)进行试测,试测证明在某些国家太易或太难的题目都会在正式测试时取消。测试由各国专家翻译成本国的文字,学生用本国语言作答。 3. 学生抽样 在抽样方法上,PISA 的目标总体采用了基于年龄的界定。PISA 选取的样本是在测试开始时年龄在15 岁3 个月到16 岁2 个月之间的在校学生,不管学生在哪个年级或哪种教育机构就读,也不考虑他们接受的是否是全日制教育。但是,不包括未在教育机构就读或在国外上学的15 岁学生。每个国家(地区)所制订的特定样本设计和样本大小都是为了最大化学生层面估计值的抽样效率。PISA在各国(地区)的样本范围在4500 至10000 名学生之间。 4. 具体施测 在PISA 的具体施测中,各参与国(地区)政府要任命一个国家项目经理(PISA National Project Manager)来负责监督每个参与国(地区)的评价实施情况。PISA 的测评形式为纸笔测试,测试均在学生所就读学校内进行。 测评包括两部分:素养测试和个人背景与学习情况问卷。每个学生的素养测试时间为2 小时,但由于有不同的题本组合,因此总测评时间加起来一共约390 分钟。在每位学生素养测试的2 小时内,每轮测评重点领域(如2009年为阅读素养)的测试时间占总测试时间的2/3。此外,PISA2009年还加入了额外的大多数国家(地区)参与的学生电子文本阅读测评,时间为40 分钟。 素养测试题目由问答题与选择题相结合。题目通常以单元形式组织。每个单元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图表,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的个人背景与学习情况问卷约为30 分钟,主要涉及学生的背景、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环境的认知,以及参与学习的程度和动机;学校校长则要做一份20-30 分钟的问卷,回答学校的人口分布特征及学校学习环境等问题。PISA 还提供参与国(地区)可供选择的家长问卷,以获得学生学习更多的信息。 5. 测试评分 PISA 通过分数来划分能力等级,一共有六个能力水平。每个参与国(地区)在一个具体领域中(如阅读、数学或科学)的得分是这个国家所有参与测试学生在该领域的平均分。PISA 不提供所有测试的总分,只提供每一特定领域的分数,并根据参与国(地区)在各具体领域的平均分进行排名。 各参与国(地区)都有受各自国家项目经理监督的测试修正组。测试修正组根据国际联合处和PISA 专家制定的指南手册纪录学生在PISA 测试中的得分。经专家审阅后,将测试最后结果上交国际联合处,再由国际联合处上交到OECD 秘书处。 6. 评价报告 测评结束后,OECD 秘书处一般会在第二年下半年提供一份详细的包括PISA 全部评估结果的报告。评估报告由大量的图表及文字说明组成,图表通常包括各国平均分排名、影响成绩的因素和分数相关性等方面。 PISA 2009 的评估结果报告将于2010 年12 月7 日面向全球公布。 五、PISA 的国际影响 英国人将PISA 喻为“教育界的世界杯”竞赛。PISA 评价所反映的世界教育中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而更多的情况是,PISA 参与国根据学生在PISA 中表现的国际比较,反思本国教育的不足,实施改革措施。以德国为例,在PISA 2000 的评价中,德国学生的阅读素养表现差强人意,在OECD 的30 国中排名第20 位,且分数最高学生(前10%)和最差(末10%)的比例为1:8,该比例在参加测试的国家中是最大的,这意味着德国学生教育成就的严重不均衡。德国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⑴统一教育标准,建立最低标准;⑵加强学前教育,提早入学年龄;⑶增加教育投入,调整优先投资项;⑷延长学时,建设全日制学校;⑸关注移民子女,促进民族融合;⑹加强教师培训,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力和责任。 而另一方面,一些在PISA 测评中表现优异的国家则成为其它国家教育观摩的对象。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芬兰。芬兰的学生在PISA 2003 年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测评中均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从而被塑造为基础教育成功的典范。世界各国纷纷对其进行调研,分析其教育成功的原因,以为借鉴。 PISA 的成功实践已引起国人极大的关注。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均参加了PISA2003\2006\2009 的测试,并且有突出表现。2006 年10 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引进并启动了PISA 2006中国试测研究项目,在天津、北京、潍坊三市进行了试点性测试,获得了关于我国15 岁青少年的表现及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些有价值结论。2009 年4 月17 日,PISA 2009 的测评在上海市152 所样本学校同时进行,参加测评的15 岁学生人数共5115 名。这是上海市也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次参加PISA 的正式测评。 六、PISA 的主要特点 PISA 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国际评价项目,是建立在“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基础之上的,其主要特点包括: 1. 良好的政策导向:根据政府制定政策的需要进行设计和报告,以提供政策借鉴。独创的“素养”概念:PISA 测评的是学生在各领域的素养,而非限制在特定学科知识的获得上。它不仅需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领域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理解基本的过程和原则,并在现实世界的不同情境中灵活地运用。 2. 终身学习的相关性:终身学习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最重要是要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策略和方法。PISA评价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了很好的契合。 3. 长期的趋势研究:PISA 的趋势研究可以让各参与国清楚地了解国内教育结果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结合教育环境的相关信息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可能原因。 4. 科学的背景信息收集:PISA 背景问卷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学生的人口学维度的信息,以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类比较;二是提供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背景信息,以对学生成绩差异作出解释,供家长、教师和教育决策者参考。 5. 广泛的覆盖面和国际合作:PISA 2009 的参与国(地区)已达67 个,覆盖了世界经济的90%。PISA 测评凝聚了多国教育专家的智慧,由OECD、PISA 国际联合处、各国专家共同参与测试工具的开发和数据分析,是国际合作研究的典范。
|
||
上一篇:山东省教育厅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工作的通知 | 下一篇:我院组织召开山东省高职质量保障与专业评估专家咨询会议 | |
|
||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