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章详细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关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02-15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一)形成全面系统、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依托山东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秉承“共享生命成长”的教育理念,践行“养心育德,养根育能”的教育策略,构建核心素养为导向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为创新人才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和可选择的成长空间,重点在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学生减负、评价方式、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课程体系采用“四四四”的学习阶段设置,即第一学段(1-4年级)、第二学段(5-8年级)和第三学段(9-12年级)各四年。

1.十二年一贯制课程结构

2.十二年一贯制课程设置

 

内容

学段

 

第一学段

(1-4年级)

 

第二学段

(5-8年级)

第三学段

(9-12年级)

9-10年级

11-12年级

 

课程结构

综合性课程

(主题统整)

综合性课程

(素养导向跨学科)

综合性课程

(素养导向跨学科)

综合性课程

(素养导向跨学科)

分科课程

(理解本位)

分科课程

(理解本位项目式)

分科课程

(必修与选修)

分科课程

(必修与选修)

个性化课程

(生命化项目)

个性化课程

(生命化项目)

个性化课程

(生命化项目)

个性化课程

(生命化项目)

3.十二年一贯制课程特征

(1)十二年一贯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总体设计,打造学生成长完整链条

(2)课程横向融合,形成集群,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3)纵向渐进,螺旋式上升

(4)尊重人才成长的共性与个性,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

(5)生命化课程涵盖德育课程

4. 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学习方式的变革

山大附中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创新性思维训练为重点,致力于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发生。这就意味着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诞生与应用过程,直接投入学科实践与课程实践;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观念、主题或范例展开深度探究,追求学生学科理解的“深度”而不是知识掌握的“宽度”;秉持“不确定知识观”,让知识技能灵动鲜活、可广泛迁移、应用;让学生的学习受创造动机和内在兴趣所驱使;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在深度学习中,教师是学科专家与教育专家的合一,学生是学徒,亲身经历体现个性特点的学科实践,一切知识技能的掌握则是学科实践的“副产品”、“伴随物”。  

1.以项目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

教学中山大附中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样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以高度精练的驱动问题(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原理的学习中;有对项目成果和评价标准的清晰设定,“以终为始,逆向设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应用科技手段和其它关键工具与技能,自主探究,协作互助。

学生通过学科项目的内在延伸,既实现学科间的融通与综合,又保障了学科自身的系统与深度,还强化了做事素养,能策划方案,会组织团队协调关系,整合资源评估结果,实现从储备性学习向应用学习的变革,从而具备解决未知的、复杂性问题的能力。

 

学校现已开发并实施的主题式、项目式学习课程案例三百余个,如小学语文《我们上学了》、数学《我们来寻宝》等;初中语文《亲人小传》、数学《制作立体模型》、英语《My Dream Campus》、地理《校园电子地图》、道法《中学,你好!》、历史《早期中华文明国家宝藏展》、生物《聆听花开的声音》、物理《自制乐器》、化学《制作14岁生日庆典火炬》等。在主题式、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呈现出崭新的课堂生态。

2.其他学习方式变革的实施

项目化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并不是教学方式的全部。在山大附中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多是运用项目化学习的理念或原理,以学科实践的方式落实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通过“质疑式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质疑为特征”的学科理念,研究成果《指向批判性思维的“数学质疑式学习”养育系统建设》获得教学成果奖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二等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提出了“通过混合式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指导思想,组织编写了在线学习指导手册。各学科教师设计并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案例四十余个,并通过搭建智慧校园技术平台,保障了在线学习的有效开展。

 

(三)教研改革

课程建设需要教研改革,山大附中具体围绕“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师生共研、情境教研”“同伴互助”“反思提升”六个方面展开。

在“理论学习”中,课程建设团队围绕国家政策及文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校本研究手册以及相关阅读书目等方面展开。

在“专家引领”中,学校聘请了张华、杨向东、庞维国、张斌、蔡可、王俊菊等理论与学科专家长期指导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学校组织各位专家每学期举行一次课程建设峰会,每学期进行一次课程建设成果鉴定会,各位专家每月为学校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并深入课堂调研、指导课程建设实施情况。

在“课题研究”中,每位专家在学校带领一个课题组进行专项研究,而且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题”研究团队,围绕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中攻关。

在“师生共研、情境教研”中,学校提倡“牵着孩子的手做课程”“在真实场景中寻找真实情境”。

在“同伴互助”中,学校形成了“核心教师引领、骨干教师师范、全体教师参与”的合作机制。

在“自我反思”中,课程建设团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验证假设”的路径,进行内省式反思、学习式反思、交流式反思和研究式反思。

(四)组织变革

为保障十二年一贯制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学校调整组织架构,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各种“场域”,不断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机制,建设“系统的场域”

学校将教师划分为不同团队,各团队间分工合作,协同推进课程建设。课程专家团队进行高位引领、顶层设计;课程核心教师团队形成具体的教学指南和学习指南体例;课程骨干教师团队形成具体的教学指南、学习指南、评价指南,并对课程实践团队进行培训;课程实践教师团队实施单元设计案例,并不断完善、丰富案例,形成成熟的课程实施成果。

2.改进评价,引导“系统的场域”

为了更好地激活“系统的场域”,学校对教师进行“核心教师、骨干教师、实践教师”等身份的认定,采用“以绩代评、动态认定”的方式,即通过研发数量、同伴互评、专家鉴定、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教师评价。同时,在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涵盖课题研究、课程建设、发展成果等多元评价,并通过考评小组、年级组、个人进行多方评价,充分体现了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个人特点;丰富评价内容,突出过程性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体现了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跟进指导,形成“对话的场域”

学校注重对课程开发与实施各环节的跟进指导。专家深入到学科课程建设团队中进行引领与指导,在与核心教师、骨干教师、实践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解疑答惑;核心教师深入到学科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了解开发与实施的情况与问题,与骨干教师团队、实践教师团队对话,或提供帮助,或组织攻关……不同团队教师建立了一种积极沟通、相互分享的对话生态,逐渐形成了对话的场域。

4.研教一体,营造“练习的场域”“创造的场域”

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反思-再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开展深入研究,敢于创新突破。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课程建设、教研、教学“三位一体、三步闭环”的研修模式,即在“研中建、建中教、教中研”,营造了成果创造的场域和课程实施的场域。

 

(五)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为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开放、包容、多样化的专业服务,为不同学生提供合适的创新素养发展机会,有效解决拔尖创新人才、超常儿童、偏才怪才等的升学通道问题,我校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作为核心工作,发挥十二年一贯制优势和前期经验,进一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1、工作目标

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系统,为创新人才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和可选择的成长空间,重点在学生遴选、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学生减负、评价方式、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基础扎实、学风朴实,有德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拔尖创新人才。

2、工作原则

(1)立德树人与终身发展相结合。

(2)因材施教与知行合一相结合。

(3)减负提质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4)贯通培养与协同育人相结合。

(5)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相结合。

(6)发现培养和评价追踪相结合。

3、人才选拔

(1)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①接受了较高层次的学历教育;

②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③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④具备超常的人格特征,如具有远大志向、坚强的意志,具有善于合作的精神,具备敢于冒险的勇气,勇于质疑的探索精神、注重实践的求实精神等。

(2)鉴别指标

①智力因素指标(如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等),注重考查信息提取和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②非智力因素指标(如好奇心、创造力、抗逆性等),注重考察心理、体能、领导力

③综合素质表现指标,注重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家教家风和体能考察

④依据表现性评价档案进行个性化考查

(3)选拔方式

依托中科院心理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现有测量工具,开发出标准化、科学化、多样化的测量选拔体系,运用标准化成就测验、标准化智力测验、标准化心理测试、创新能力测验、特长测试、体能测试、综合活动等多种手段,对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进行双重考察,尤其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察,保证选拔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4、课程设置

(1)课程目标

将“培养负责任的创造者”这一使命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坚持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实践,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建设中学与大学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特长突出、责任感强、极富创造力的高精尖人才。

(2)课程模型

 

(3)课程结构

课程在架构上,一方面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纵向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横向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在学习方法上强调亲身参与科学实验与研究,进行探究学习,注重创造性人才的人格完善与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展。

 

5、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利于国家育才选才。

(1)评价目标

以评价促进发展是评价的核心,评价的目标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评价内容

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体素养、社会实践”五维评价基础上,增加对科技创新和个性发展的评价,如课题报告、科考报告、培养报告(含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实验记录、小论文等)、《成长日志》等,从科学兴趣、创新成果、科研潜质、综合能力、学术交流、英语交流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

(3)评价方式

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科学灵活采用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综述、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不同方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强化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适度加大社会实践、考察探究活动、研究型学习、选修课程、课题研究和项目式学习等标志性成果的评价权重。

6、保障机制

(1)争取政策支持。在全省试点先行,扩大人才培养范围,让更多的创新人才及时被发现、科学培养和合理评价,在甄别选拔、集中培养、学籍转接、弹性学制、招生考试和升学评价等方面予以支持。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新素养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中心,加强工作统筹,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推进贯通育人活动。

(3)优化师资队伍。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成立教科研基地,对中小学教师开放大学课程,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跨学科和跨学段交流研修制度;发展以教授、博士、优秀大学生、优秀校友和家长为主体的校外教师队伍,形成立体多元的教育共同体。

(4)落实经费保障。学校设立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专项经费,在师资配备、课程研发、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经费支持,确保系统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一篇:教育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研究报告 下一篇:山东省首届高中校长十人论坛宣言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