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关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探索 | |||||||||||||||||||||
发布时间:2022-02-15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次
|
|||||||||||||||||||||
(一)形成全面系统、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依托山东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秉承“共享生命成长”的教育理念,践行“养心育德,养根育能”的教育策略,构建核心素养为导向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为创新人才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和可选择的成长空间,重点在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学生减负、评价方式、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课程体系采用“四四四”的学习阶段设置,即第一学段(1-4年级)、第二学段(5-8年级)和第三学段(9-12年级)各四年。 1.十二年一贯制课程结构 2.十二年一贯制课程设置
3.十二年一贯制课程特征 (1)十二年一贯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总体设计,打造学生成长完整链条 (2)课程横向融合,形成集群,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3)纵向渐进,螺旋式上升 (4)尊重人才成长的共性与个性,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 (5)生命化课程涵盖德育课程 4. 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学习方式的变革 山大附中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创新性思维训练为重点,致力于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发生。这就意味着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诞生与应用过程,直接投入学科实践与课程实践;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观念、主题或范例展开深度探究,追求学生学科理解的“深度”而不是知识掌握的“宽度”;秉持“不确定知识观”,让知识技能灵动鲜活、可广泛迁移、应用;让学生的学习受创造动机和内在兴趣所驱使;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在深度学习中,教师是学科专家与教育专家的合一,学生是学徒,亲身经历体现个性特点的学科实践,一切知识技能的掌握则是学科实践的“副产品”、“伴随物”。 1.以项目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 教学中山大附中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样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以高度精练的驱动问题(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原理的学习中;有对项目成果和评价标准的清晰设定,“以终为始,逆向设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应用科技手段和其它关键工具与技能,自主探究,协作互助。 学生通过学科项目的内在延伸,既实现学科间的融通与综合,又保障了学科自身的系统与深度,还强化了做事素养,能策划方案,会组织团队协调关系,整合资源评估结果,实现从储备性学习向应用学习的变革,从而具备解决未知的、复杂性问题的能力。
学校现已开发并实施的主题式、项目式学习课程案例三百余个,如小学语文《我们上学了》、数学《我们来寻宝》等;初中语文《亲人小传》、数学《制作立体模型》、英语《My Dream Campus》、地理《校园电子地图》、道法《中学,你好!》、历史《早期中华文明国家宝藏展》、生物《聆听花开的声音》、物理《自制乐器》、化学《制作14岁生日庆典火炬》等。在主题式、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呈现出崭新的课堂生态。 2.其他学习方式变革的实施 项目化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并不是教学方式的全部。在山大附中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多是运用项目化学习的理念或原理,以学科实践的方式落实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通过“质疑式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质疑为特征”的学科理念,研究成果《指向批判性思维的“数学质疑式学习”养育系统建设》获得教学成果奖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二等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提出了“通过混合式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指导思想,组织编写了在线学习指导手册。各学科教师设计并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案例四十余个,并通过搭建智慧校园技术平台,保障了在线学习的有效开展。
(三)教研改革 课程建设需要教研改革,山大附中具体围绕“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师生共研、情境教研”“同伴互助”“反思提升”六个方面展开。 在“理论学习”中,课程建设团队围绕国家政策及文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校本研究手册以及相关阅读书目等方面展开。 在“专家引领”中,学校聘请了张华、杨向东、庞维国、张斌、蔡可、王俊菊等理论与学科专家长期指导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学校组织各位专家每学期举行一次课程建设峰会,每学期进行一次课程建设成果鉴定会,各位专家每月为学校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并深入课堂调研、指导课程建设实施情况。 在“课题研究”中,每位专家在学校带领一个课题组进行专项研究,而且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题”研究团队,围绕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中攻关。 在“师生共研、情境教研”中,学校提倡“牵着孩子的手做课程”“在真实场景中寻找真实情境”。 在“同伴互助”中,学校形成了“核心教师引领、骨干教师师范、全体教师参与”的合作机制。 在“自我反思”中,课程建设团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验证假设”的路径,进行内省式反思、学习式反思、交流式反思和研究式反思。 (四)组织变革 为保障十二年一贯制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学校调整组织架构,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各种“场域”,不断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机制,建设“系统的场域” 学校将教师划分为不同团队,各团队间分工合作,协同推进课程建设。课程专家团队进行高位引领、顶层设计;课程核心教师团队形成具体的教学指南和学习指南体例;课程骨干教师团队形成具体的教学指南、学习指南、评价指南,并对课程实践团队进行培训;课程实践教师团队实施单元设计案例,并不断完善、丰富案例,形成成熟的课程实施成果。 2.改进评价,引导“系统的场域” 为了更好地激活“系统的场域”,学校对教师进行“核心教师、骨干教师、实践教师”等身份的认定,采用“以绩代评、动态认定”的方式,即通过研发数量、同伴互评、专家鉴定、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教师评价。同时,在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涵盖课题研究、课程建设、发展成果等多元评价,并通过考评小组、年级组、个人进行多方评价,充分体现了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个人特点;丰富评价内容,突出过程性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体现了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跟进指导,形成“对话的场域” 学校注重对课程开发与实施各环节的跟进指导。专家深入到学科课程建设团队中进行引领与指导,在与核心教师、骨干教师、实践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解疑答惑;核心教师深入到学科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了解开发与实施的情况与问题,与骨干教师团队、实践教师团队对话,或提供帮助,或组织攻关……不同团队教师建立了一种积极沟通、相互分享的对话生态,逐渐形成了对话的场域。 4.研教一体,营造“练习的场域”“创造的场域” 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反思-再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开展深入研究,敢于创新突破。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课程建设、教研、教学“三位一体、三步闭环”的研修模式,即在“研中建、建中教、教中研”,营造了成果创造的场域和课程实施的场域。
(五)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为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开放、包容、多样化的专业服务,为不同学生提供合适的创新素养发展机会,有效解决拔尖创新人才、超常儿童、偏才怪才等的升学通道问题,我校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作为核心工作,发挥十二年一贯制优势和前期经验,进一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1、工作目标 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系统,为创新人才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和可选择的成长空间,重点在学生遴选、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学生减负、评价方式、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基础扎实、学风朴实,有德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拔尖创新人才。 2、工作原则 (1)立德树人与终身发展相结合。 (2)因材施教与知行合一相结合。 (3)减负提质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4)贯通培养与协同育人相结合。 (5)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相结合。 (6)发现培养和评价追踪相结合。 3、人才选拔 (1)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①接受了较高层次的学历教育; ②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③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④具备超常的人格特征,如具有远大志向、坚强的意志,具有善于合作的精神,具备敢于冒险的勇气,勇于质疑的探索精神、注重实践的求实精神等。 (2)鉴别指标 ①智力因素指标(如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等),注重考查信息提取和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②非智力因素指标(如好奇心、创造力、抗逆性等),注重考察心理、体能、领导力 ③综合素质表现指标,注重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家教家风和体能考察 ④依据表现性评价档案进行个性化考查 (3)选拔方式 依托中科院心理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现有测量工具,开发出标准化、科学化、多样化的测量选拔体系,运用标准化成就测验、标准化智力测验、标准化心理测试、创新能力测验、特长测试、体能测试、综合活动等多种手段,对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进行双重考察,尤其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察,保证选拔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4、课程设置 (1)课程目标 将“培养负责任的创造者”这一使命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坚持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实践,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建设中学与大学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特长突出、责任感强、极富创造力的高精尖人才。 (2)课程模型
(3)课程结构 课程在架构上,一方面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纵向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横向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在学习方法上强调亲身参与科学实验与研究,进行探究学习,注重创造性人才的人格完善与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展。
5、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利于国家育才选才。 (1)评价目标 以评价促进发展是评价的核心,评价的目标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评价内容 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体素养、社会实践”五维评价基础上,增加对科技创新和个性发展的评价,如课题报告、科考报告、培养报告(含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实验记录、小论文等)、《成长日志》等,从科学兴趣、创新成果、科研潜质、综合能力、学术交流、英语交流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 (3)评价方式 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科学灵活采用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综述、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不同方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强化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适度加大社会实践、考察探究活动、研究型学习、选修课程、课题研究和项目式学习等标志性成果的评价权重。 6、保障机制 (1)争取政策支持。在全省试点先行,扩大人才培养范围,让更多的创新人才及时被发现、科学培养和合理评价,在甄别选拔、集中培养、学籍转接、弹性学制、招生考试和升学评价等方面予以支持。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新素养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中心,加强工作统筹,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推进贯通育人活动。 (3)优化师资队伍。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成立教科研基地,对中小学教师开放大学课程,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跨学科和跨学段交流研修制度;发展以教授、博士、优秀大学生、优秀校友和家长为主体的校外教师队伍,形成立体多元的教育共同体。 (4)落实经费保障。学校设立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专项经费,在师资配备、课程研发、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经费支持,确保系统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
|||||||||||||||||||||
上一篇:教育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研究报告 | 下一篇:山东省首届高中校长十人论坛宣言 | ||||||||||||||||||||
|
|||||||||||||||||||||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